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品味中国文化 “粽”享端午民俗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又是一年端午到。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和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节日,端午既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凝聚着新时代赋予的丰富内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奏响文化交融乐章,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在端午节和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举行中泰青年“美美与共”友好交流会暨“弘扬工匠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校团委负责人戴婧、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张蕾、党总支副书记杨莉萍、副院长袁红兰与泰国留学生及“青马工程”第十五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代表共同参与。

1.jpg

戴婧代表学校团委寄语中泰青年,她指出,青年是推动全球发展、建设美好世界的生力军,希望青年们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在跨文化交流中促进互学互鉴,将所学所思与自己国家发展建设、提高人民福祉紧密结合,共同担起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使命。


2.jpg

文化微课 走进端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有过端午的习俗,那时端午的主题为祛病防瘴,祈福纳吉,直到汉代,端午才逐渐演变为节日......古时,人们普遍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仲夏端午,万物皆盛,此时天气潮湿闷热,容易导致毒虫出没、瘟疫流行。因此,端午节便形成了以除瘟、驱邪、求吉祥为主要内容的独特文化习俗。宋代作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端午节开封城内百姓置办的端午节物集四海之珍奇,会寰区之异味,令人叹为观止......柯佳雯老师以典籍里的故事向中泰青年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与风俗。


6.jpg 4.jpg

3.png 7.jpg

古韵传千年 诗词话端午

流光匆匆,情思悠悠。每逢端午咏屈原,已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中写道: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他既感叹屈原以身殉国的壮烈事迹,又暗喻自己的爱国之心像屈原一样坚贞不屈……千百年来,屈原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诗人们常常与屈原心意相通,纷纷写下明志”“崇敬”“传承之诗,更感召和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学习他独立不迁、品行高洁的人格。活动中,学院青马工程第十五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代表通过朗诵品读端午主题古诗词,与大家共同品味中华诗词的独特韵味,领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悟屈原等爱国诗人的家国情怀。


8.jpg 9.jpg

万水千山是情 山川异域相连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吃粽子是中国人过端午节从古至今极具仪式感的事情,活动现场,中泰青年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像模像样地包起了粽子,卷漏斗、填糯米、放馅料、折粽叶、压紧实、绑线绳......步骤有序,一叶裹起美好,一绳牵起友谊,不一会儿,小奶粽、冲天粽、飞镖粽、无敌大绑粽等风格各异的粽子便呈上了笼屉,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欢乐氛围。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具匠心 手作之美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活动现场,中泰青年兴致高昂,化身能工巧匠,穿针引线、填叶缝制、挂上流苏.....手指灵活地穿梭于布料与针线之间,一个个玲珑夺目、立体饱满、淡香洋溢的驱蚊香囊就制作完成了,大家在参与香囊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匠人匠心。


16.jpg

活动现场,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友好,美美与共的画面与同行致远的愿景相伴呈现。本次活动不仅为中泰青年搭建了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同时也提供了文化交流互鉴的机会,彰显了不同文化融合而生的魅力。青年们纷纷表示将以青春开放的心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为建设世界文明百花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